“畜-沼-果-游”生態農業
發布日期:2018-01-03 作者: 點擊:
20世紀70年代以來,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,現代農業在給人們帶來高效的勞動生產率和豐富的物質產品的同時,也造成了生態危機:土壤侵蝕、化肥和農藥用量上升、能源危機加劇、環境污染。
面對以上問題,各國開始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。生態農業便是世界各國的選擇,為農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。
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,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,以取得Z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。它也是農、林、牧、副、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,又是農業種植、養殖、加工、銷售、旅游綜合起來,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。
80年代創造了許多具有明顯增產增收效益的生態農業模式,如稻田養魚、稻田養萍,林糧、林果、林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,農、林、牧結合,糧、桑、漁結合,種、養、加結合等復合生態系統模式,雞糞喂豬、豬糞喂魚等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的模式。生態農業的生產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,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適應、物種優化組合、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、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,運用系統工程方法,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輸入組織生產。通過食物鏈網絡化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,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,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,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,實現經濟、社會、生態效益的統一。因此,生態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,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。
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,以大農業為出發點,按“整體、協調、循環、再生”的原則,全面規劃,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,使農、林、牧、副、漁各業和農村一、二、三產業綜合發展,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,相得益彰,提高綜合生產能力。
公司按照“大力發展軟籽石榴產業,打造休閑觀光旅游品牌”的思路,建設潤谷軟籽石榴示范園區,發展現代農業。目前公司已投入2000多萬元,流轉土地2800畝,栽植軟籽石榴2000畝,建成軟籽石榴試驗站,苗圃200畝,建設銀杏園500畝,牡丹觀賞園70畝,人工湖20畝。公司水、電、路基礎設施完善,功能齊全。2015年該公司生產軟籽石榴100多噸,繁育各類苗木100多萬株,實現經營收入1500萬元,純收入143萬元。
公司下一步計劃進一步解放思想,更新觀念,樹立生態農業理念,按照“畜-沼-果-游”的發展思路,投資10500萬元,擴大產業規模,做大做強軟籽石榴產業,引領全縣軟籽石榴產業發展,促進農民增收。具體發展規劃如下:
1、擴大軟籽石榴產業規模。一是在現有2000畝基礎上,投資5000萬元,新建軟籽石榴基地3000畝,其中設施石榴1000畝,累計達到 5000畝。二是投資200萬元,擴建軟籽石榴育苗基地100畝。三是投資300萬元,搞好軟籽石榴宣傳、推介、營銷及品牌創建。
2、發展畜牧業。投資1000萬元,一是新建年出欄5000頭生豬養殖場1個,二是存欄10000只林下養雞場1個。
3、加強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。一是投資500萬元新建大型沼氣工程1處、千噸冷庫1座。二是投資1500萬元 新打機井8眼及5000畝石榴全自動滴灌配套設施。三是投資1000萬元修建軟籽石榴產業基地道路及生產路30公里,圍欄25000米。四是投資1000萬元,購置耕作、植保、運輸機械及車輛200臺(套、件)。